新闻动态

林忠钦:构筑新型国家质量体系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发布日期:2023-08-20 浏览:1936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接力跑,那么,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再到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则是一场迈向质量强国的接力跑。当前,中国质量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需重构中国质量发展的新体系、描绘中国质量发展的新蓝图。《纲要》的发布,不仅为新时代中国质量发展举旗定向,也为质量强国建设指路引航。《纲要》不仅提出了面向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目标,更系统化设计了迈向质量强国的新路径,标志着中国质量迈向新时代的新体系已经形成。

《纲要》确立了新时期质量工作的全新方位。贯穿整个《纲要》,这一新型国家质量体系主要涵盖了质量供给体系、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和质量治理体系等三大体系。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要靠质量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来支撑,质量发展核心动力源自创新,离不开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支撑,更离不开支持与保障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新型国家质量体系又涵盖了产业、创新和保障这三大体系。其中质量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是质量强国建设的根本,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是质量强国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柱,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体系是质量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

质量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质量强国的根本 

质量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国家兴。质量强国建设,关键在于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做优、做强。加快推动产业质量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尽快形成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是质量强国的重要使命。《纲要》对产业体系覆盖面齐全,涵盖了产业基础、传统制造业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同时,针对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明确,表现在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一是要着力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关键是质量和效益,是品牌影响力和比较优势。质量和效益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比较优势则决定了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质量不好则效益必受影响,效益不好则难以获得持续的研发投入实现质量升级。要牢牢抓住质量和效益这两个关键变量,加快把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移,通过产业质量升级和效益提升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既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路径,也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

二是要强化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质量提升。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产业是国家的命脉,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一方面,要实施倾斜支持方式,重点支持数控机床、高端检验检测仪器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工业软件等量大面广的产业基础提质增效,做到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制造业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利润差距,增强民营企业家投资制造业的信心。力争在质量强国建设期,不断强化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质量提升,打造完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一批强大的世界级制造企业,更好保障产业和国家安全。

三是要突出差异化与协同化发展的路径。对于传统制造业,要以实现质量技术突破创新为核心,通过提升质量和效益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战略新兴产业,要以实现产业技术占据国际领先地位为核心,提升对产业链高附加值端的控制力,通过标准领跑带动产业链整体质量升级。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求建立质量优良、结构合理、配置有效的科技、金融、人才等相关优质要素,强化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提高要素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全产业链各节点质量效益发展水平的监测,通过产业链协同化形成链式反应,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质量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

高效协同的质量发展创新体系是质量强国的支柱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均离不开创新。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这一关键词贯穿于全部《纲要》,《纲要》中有两个条款专门讲创新,分别是:“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和“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彰显了变革创新在质量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高效协同的质量发展创新体系,将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深度联动。评价产品的质量,靠的是性能、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固有特性,产品的关键固有特性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靠的是科技创新。而这种科技创新是否可持续,根基是否牢靠,则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决定了运行效率和效益。一方面,要通过关键、重点产业的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究,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质量瓶颈,弥补质量短板,做大做强质量长板;另一方面,要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形成对技术创新的良性支撑。通过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强强联动,合力打造中国质量新优势。

新技术新方法赋能质量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为加快质量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深度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以数据要素赋能系统性、革命性、群体性的质量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成为驱动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要深入拓展大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与传统制造的融合,推动传统制造工艺能力提升,建设数据驱动的全面高效质量管理决策支持能力,实现需求精准感知、系统精益优化、过程精确控制和要素精细管理,形成质量创新合力。

构建持续迭代的协同创新机制。螺旋上升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客观规律,产品质量的创新发展,需要久久为功。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循环迭代,构建正向反馈闭环,促进多样化、高附加值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创新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协同,将“0到1”的创新和“1到N”的质量提升紧密衔接,实现“0到N”的贯通,推动质量链与创新链、价值链对接。另外,要加强政产学研用的深度协同,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激活质量改革创新源动力,加快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等质量创新成果的产业应用落地,以创新质量的提升推动质量创新。

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体系是质量强国的基础 

建设质量强国,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产品质量提档升级等关键工作,均需要以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为基础。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着力构建质量社会共治的新格局,需要在质量文化建设、质量制度创新、全民质量素养提升等多方面不断强化,以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筑牢质量强国的发展环境基础。

增强国货意识,营造“愿用、敢用”的市场氛围。质量文化是参与质量实践活动的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新的时代,要将宣传国货、重视国货的情怀与质量文化紧密关联起来。尽管近年来中国制造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很快,在高铁、通讯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领域甚至全球领先,但是“不敢用、不愿用”国产品牌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好的产品,往往都是在不断用、反复试的过程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因此,要多措并举,营造“愿用”和“敢用”的市场氛围,面向广大消费者和工业企业,树立支持国产品牌的强烈民族意识,对国产品牌多一分信心、耐心和包容心,让我们的内循环市场成为培育国产品牌发展的沃土。

创新多维度质量制度,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制度建设是优化市场环境、支撑创新体系构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质量强国战略落地的最重要保障。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的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新时代质量强国建设更加强调通过制度创新强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通过覆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质量法治建设保安全,通过融合质量分级、政府采购、融资增信体系等多形态的政策制度创新树标杆。同时,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质量监管机制,提升技术、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质量发展的迭代创新构建良好环境,支撑企业对接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打造质量人才新红利优势,为质量强国提供发展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质量强国离不开高素质质量人才,在人口红利优势逐渐丧失的当下,壮大质量人才队伍,提升质量人才素养,将会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发展动能。为此,要加快健全开放包容、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多层次质量人才建设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吸引优质人才流向制造业;另一方面,对接国际化高端质量人才培养需求,高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等多方联合,共同构建涵盖质量专业化人才与“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教育体系与职业培训制度,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打造质量人才新优势。

质量强国建设,贵以恒、重在行、强于新。加快质量强国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围绕《纲要》中明确的新思想、新目标、新路径,坚持贯彻落实新时代质量强国建设的各项举措,构筑新型国家质量体系,在实践中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汇聚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我国尽快迈向质量强国,为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 林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