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成绩单

发布日期:2025-09-15 浏览:53

2025年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部署第二步战略任务的关键之年。从目标完成度来看,众多权威数据与分析显示,“中国制造 2025” 已取得卓越进展。

1.png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九大战略任务、十个重点领域和五个重大工程,对未来十年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01 “三步走”战略目标:

1.第一步:到2025

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主要领域如通信设备、电力装备等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取得重点突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大幅提高,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2.第二步:到2035

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实现大幅跃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3.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

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占据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02 九大战略任务

1.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2.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3.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4.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5.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6.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7. 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8.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9.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03十个重点领域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 航空航天装备;

4.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 电力装备;

8. 农机装备;

9. 新材料;

10.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04五个重大工程

1.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2. 智能制造工程;

3. 工业强基工程;

4. 绿色制造工程;

5.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成绩单

由头豹研究院联合沙利文撰写《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部分章节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成就。

2.png

"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达到"基本完成"水平。在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中,多个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连续 15 年蝉联全球第一大造船国,造船业订单量占全球70%,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在高技术船舶领域,实现了航空母舰的突破,实现了 LNG 船的突破,也实现了大型豪华邮轮的突破,达到了“三大明珠”的全面突破。

3.jpg

我国的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中占比 65%以上。全球前 10 大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占据 6 席。宁德时代占全球市场的 37.9%,成为全球领军企业。

2024 年底,我国太阳能和风能的累计装机达到 14.1 亿千瓦。这比我国向全球宣告的 2030 年碳达峰时二者总装机 12 亿千瓦的目标提前了 6 年。2024 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和风力发电装机都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并且,光伏装备的产销量占全球市场的 80%以上,风电装备的产销量占全球市场的 65%以上。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4.8万公里,占全球70%,巩固了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中车作为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占据全球高铁设备市场 53% 左右份额。

 5G 机站占全球 5G 机站总数的 60%。

此外,太空领域实现了空间站独立运营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等重大突破。

新材料产业规模占全球30%

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能力也实现了与美国比肩的水平。

以上细分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并且市场占有率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这些细分领域中,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以及太阳能光伏这“新三样”的发展情况远远超出了预期。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基本完成规划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航空装备领域基本完成规划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农机装备领域基本完成规划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基本完成规划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领域基本完成规划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

但部分领域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

半导体产业虽在成熟制程取得进展,但整体自给率仍仅为20%左右,与70%的目标尚有差距;机器人产业的国产化率达到52%,工业机器人密度位居全球第三,但距离70%的国产化目标仍需努力;农业机械领域相对滞后,市场仍主要被美日欧企业主导。总的来看,在十个核心领域中,七个领域表现优异并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其余三个领域虽有明显进步但仍需加强。

2023 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与德国和日本较为接近。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有了提升,不少重要领域已从中低端提升到中高端。同时,中国与全球主要制造强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制造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2010 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9.8%。到 2023 年,这一比重稳步提升至 31.1%,与排位靠前的美、德、日、韩、英五强的制造业增加值之和相当。

苏波表示:我们刚刚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要建成全球一流的制造强国,还需要奋斗两个十年的时间。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甚至有可能提前完成。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rB8DZz_SnCC9WZ1e10Pfbg